2018年6月,有“國內第一快遞”之稱的順風快遞推出“同城急送”業(yè)務,給本就炙熱的即時配送市場再添一把旺火。
彼時,資本寒冬下,業(yè)內融資成功的消息亦不絕于耳。逆市的根源在于市場,據國家郵政局的相關統(tǒng)計數據顯示,近年來,提供即時配送的同城速遞,已經成為物流行業(yè)內增速最快的子行業(yè),未來五年仍將保持30%的增速,到2020年,市場規(guī)模將超過2000億元。巨大的潛力吸引來資本的注意和布局,創(chuàng)業(yè)公司、互聯網巨頭、傳統(tǒng)快遞行業(yè)龍頭,三大玩家齊聚賽道,準備一決高低。
那么,“即時配送”何以發(fā)展得如此迅猛?硝煙四起的市場搶奪戰(zhàn)中,呈現出了怎樣的競爭態(tài)勢?作為一個新興風口,即時配送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又將如何?
首先,即時配送市場的迅速擴張,離不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科技進步,尤其是大數據、AI人工智能、LBS、智能調度等技術的發(fā)展和廣泛應用。
基于互聯網和云計算發(fā)展而來的大數據,可以在每天生產海量數據的物流業(yè)實現典型應用,動態(tài)性地適應日益多變的市場環(huán)境,滿足日趨個性化的顧客需求。AI人工智能則要面對復雜的真實物理世界,深度感知、正確理解與準確預測、并瞬間完成復雜決策。
LBS可獲取移動終端用戶的位置信息,在GIS平臺支持下,為用戶提供相應服務。朋友圈里的定位功能、路況信息、天氣預報、附近商家,都運用到了LBS。智能調度系統(tǒng)是各平臺的技術核心,針對配送員的任務量、配送距離、并單情況、評級等實時情景,對訂單進行智能匹配,實現自動化調度及資源全局最優(yōu)配置,最大限度提升用戶體驗。
其次,即時配送的快速爆發(fā),離不開三大外賣平臺和打車大戰(zhàn),所完成的市場教育。
2011年-2018年期間,外賣平臺用大力補貼商戶和用戶的方式進行推廣,推動了訂單量的暴漲,截止去年,外賣市場整體交易額達到4415億元,用戶數達到4.06億人次,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口養(yǎng)成了手機下單支付的習慣。滴滴和快的掀起了打車大戰(zhàn),也給同城速遞市場提供了土壤。通過平臺下單,收獲商品或服務,成為用戶的熟悉思維,為后來各類商用APP奠定了市場和用戶基礎。
再次,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快節(jié)奏的生活和懶人經濟的發(fā)展,成了即時配送行業(yè)發(fā)展的助力。
近年來,中等收入群體迅速增長,推動了消費結構的第三次升級轉化。人們更加注重商品的品質和個性化的服務,服務類消費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們愈加在意時間的價值,多樣化、細分化的代買代送服務,讓大家愿意“花錢買時間”,即時配送也就應運而生,其專業(yè)性和便捷性,也反過來催生了更多的需求和就業(yè)。
在追求越來越快的同時,人們也變得越來越懶,手機下單買蔬菜水果,周末找家政阿姨上門打掃,甚至連遛狗都能找人代勞,因便利而起的懶人經濟,催生出新的藍海,其中就為即時配送提供了生長空間。
目前即時配送領域的入局者眾多,主要分三類:一是成立于2014年的閃送、達達、UU跑腿等老牌同城速遞企業(yè),二是起源于外賣模式的即時配送,如餓了么的蜂鳥配送,美團的美團專送團隊、京東到家的新達達等;三是順豐、圓通、韻達等傳統(tǒng)物流企業(yè),順豐的即刻送業(yè)務,圓通的計時達,韻達的云遞配。賽道上選手云集,都意欲在這個新興市場分上一杯羹。
蛋糕爭奪戰(zhàn)中,各家優(yōu)勢在數據方面表現得十分明顯。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即時配送平臺訂單量市場份額,位列第一的蜂鳥配送,占比29.7%;第二名新達達占比25.1%,第三名美團外賣配送占比23.5%,閃送位列第五,占比為5.7%,其它平臺共占9.1%。
即時配送這個物流的細分領域,絕大部分訂單來源于B端客戶。蜂鳥、新達達和美團背后,分別對應阿里、京東和美團,三家自帶的商戶資源和巨大的流量入口,對訂單和份額的增長發(fā)揮了關鍵性作用。
以蜂鳥為例,2018年下半年蜂鳥配送新零售業(yè)務訂單量同比增長185%,全年蜂鳥醫(yī)藥品類訂單增幅超500%,在非餐場景的開拓效果明顯,就離不開阿里的助力。作為“餓了嗎”的核心資產,阿里在收購之初,即把蜂鳥劃入其“三公里理想生活圈”,為淘寶、天貓、蘇寧、盒馬鮮生提供30分鐘的上門服務,盒馬的“半小時達”和24小時家庭救急服務、“天貓超市一小時達”,以及眾多一線品牌“線上下單門店發(fā)貨兩小時達”等服務背后,都有蜂鳥的身影。
背靠巨頭,來自B端客戶的海量訂單,成為蜂鳥配送、新達達和美團外賣高速發(fā)展的引擎,也給閃送這些老牌企業(yè)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
但是,絕對的體量不代表絕對的優(yōu)勢,與偶然、低頻、沒有規(guī)劃的C端市場相比,B端市場的準入門檻更低。每天的訂單量、發(fā)單時間和配送范圍都大致可以確定,只要擁有強大的資本,加大補貼和招人力度,起量就相對容易。C端市場卻具有較高的貿易壁壘,想要打破并非易事。
首先,C端市場是個人一對一急送業(yè)務,偶然性太強,沒有什么可預測性,訂單頻次很低。外賣平臺的主營業(yè)務則高頻又集中,無法完全匹配即時配送的需求,大概率會以失敗告終。
其次,低頻的個人用戶需求,無法用傳統(tǒng)的補貼手段刺激。用戶對平臺的依賴和粘性,更多來自于對品牌的認同和信任度。C端市場兩頭連接著需求和運力供應,哪方面做不好都會影響用戶的體驗和配送員的情緒,說到底,經營C端,精耕細作比財大氣粗更重要。
最后,閃送、UU跑腿等面向C端的企業(yè),在多年的經營中已經積累了口碑,再加上近期的宣傳攜廣和品牌升級,一旦客戶有這樣的需求,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它們,這無疑也給后來者設置了障礙。
這就是閃送能在直面三大巨頭的情況下,獨自斬獲接近6%市場份額的原因,也是UU跑腿等眾多面向C端的即時配送企業(yè),暫立不敗之地的關鍵。
不過,闖入雖難,走出卻相對容易。從目前各方的布局和未來的發(fā)展而言,BC兩端融合發(fā)展,提升技術效率當先,成為即時配送市場的發(fā)展方向。
“以一對一急送,拒絕拼單”為口號的閃送,目前也陷入了是否改變品牌戰(zhàn)略定位的糾結。雖然憑借當前的規(guī)模和運力,可以滿足場景化的商超、鮮花蛋糕等專業(yè)即配需求,但冒然進入B端市場,一來會淡化閃送專人速遞的形象,二來可能會面臨大鱷的圍剿。
憑借著口碑和實力,閃送也收到了對即時配送有需求的企業(yè)拋來的橄欖枝。截至目前,周大福、SKP商場、新辣道、麻辣誘惑、便利蜂、華大基因、國美、招商銀行等企業(yè)相關部門,都已經與閃送達成了遞送戰(zhàn)略合作。與此相似的還有順豐的同城急送,既包含對接B端的商超、鮮花等解決方案,也有C2C個性化即配服務。
隨著融資速度的不斷加快,在C端領域取得不錯成績的即時配送企業(yè),未來不排除在B、C兩端共同發(fā)展的可能性。為了增強整體的運營實力,各方還可能通過合作來包攬更多市場。對配送品類的概念,也將從單一的“外賣配送”,升級為完整的餐飲鏈條和各品類到家服務,實現全場景覆蓋。
效率是即時配送的生命。艾媒咨詢與招商證券統(tǒng)計的數據顯示,用戶希望的送達時間,10分鐘以內占比18.2%,30分鐘以內占比70.5%,1小時之內占比11.3%。與時效性相關的,商家運力能否與用戶需求成正比、如何降低配送成本等問題,貫穿即時物流的始末。
在眾包模式下,騎手的獲取并不難,關鍵在于如何分配運力和需求?!翱臁敝皇歉偁幠芰Φ囊粋€表現,同城配送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系統(tǒng)化的物流數據服務能力。打鐵還需自身硬,即時配送未來將迎來三公里生活圈的分鐘級配送革命,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應用,會使得即時配送的資源配置得到不斷優(yōu)化,從而降低成本,提升配送效率。
另外,無人機和無人貨車的應用也在不斷開發(fā)中,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的車載系統(tǒng)和軟硬件平臺,實現無人機或汽車從感知、交互、理解到決策的知能化,解決“中間幾十公里”的問題,將以往一人負責配送全程的線性接配送流程,變更為區(qū)塊化的配送流程,從而降低時間成本和人工成本,在效率之爭中勝出。
瑪氏中國|2025年度瑪氏箭牌北京區(qū)域包材及原材料倉儲(VMI)項目
2355 閱讀15倍爆發(fā)式增長,網絡貨運行業(yè)跑出了一匹黑馬
972 閱讀京東物流一線員工日10周年:為5年、10年老員工授勛,為15000名標桿頒獎
892 閱讀京東物流喀什倉正式運營:南疆多縣市當天可送貨上門
826 閱讀閃電倉到底靠不靠譜?從倉儲操作看它的真實挑戰(zhàn)
801 閱讀?16億美元大手筆!這家物流巨頭被UPS收購
782 閱讀德邦快遞“管家式服務”筑造工業(yè)園物流新模式
706 閱讀國務院同意15個城市(地區(qū))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qū)
672 閱讀國內首套大容量工業(yè)園區(qū)級分散式風電項目正式開工
715 閱讀4月1-27日全國乘用車新能源市場零售72.8萬輛,同比增長24%
68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