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7月10日),國家郵政局在官網發(fā)布了《2018年度快遞市場監(jiān)管報告》,其中披露的很多數據很有參考價值,對了解行業(yè)發(fā)展現狀以及洞察未來趨勢很有幫助。比如關于末端服務新形態(tài)的這個——
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已建成快遞末端公共服務站8.2萬個,新增近5萬個。投入運營智能快件箱27.9萬組,新增7.3萬組,箱遞率達8.7%,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上門投遞、智能快件箱投遞和公共投遞站投遞等模式互為補充的末端投遞服務新格局逐步形成,用戶消費體驗改善。
老鬼的朋友安德華說,這里面有幾組數據還是挺讓人“意外”的,比如快遞末端的公共服務站,2018年一共8.2萬個,其中新增近5萬個。也就是說,快遞末端公共服務站在2018年的增長速度超過2.5倍!
“如此驚人的發(fā)展速度,其后必有考究?!?/em>
實際上,除了市場的變化和反應,我們從作為主管部門的國家郵政局的相關動作也可以明顯感知到這種風向
6月17日,根據國家郵政局新業(yè)態(tài)許可相關制度,浙江省郵政管理局頒發(fā)出全國新業(yè)態(tài)快遞許可第一證,“嘗鮮者”為浙江驛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菜鳥驛站)。
7月5日,菜鳥網絡山東公司(菜鳥驛站)也獲頒全省首張快遞服務站經營許可證。
7月17日,福建驛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菜鳥驛站)也獲批快遞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成為福建省首家取得企業(yè)開辦服務站經營快遞業(yè)務許可的企業(yè)。
至此,國家郵政局在全國選取的三個試點省份浙江、山東和福建均如期達成目標,破冰新業(yè)態(tài)快遞許可。
問題來了:鋪設速度和數量增長驚人,管理部門出手規(guī)范并納入監(jiān)管,得到官方認證的快遞末端公共服務站,其崛起意味著什么?對于類似的新業(yè)態(tài),身處一線的末端快遞網點,又該如何應變?
政策傳導出的信號和風向,老鐵們絕對不可輕視。長期以來,在快遞服務供給端和消費需求端之間,有一個“結”很難得到有效解決送貨上門。
作為郵政法的明確條文,“送貨上門”肯定是快遞公司不可推卸的義務。這一點,只要不修法,就毋庸置疑。
實際上,快遞公司自2009年正式有了法律地位后,也都是在依法經營和提供服務。那為什么關于“送貨上門”的矛盾看上去越來越突出了呢?因為業(yè)務量的爆炸式增長。
舉一組最簡單的數據比對:
十年前,我國快遞業(yè)務量一天只有500萬件;現在呢?1.5億件。10年時間業(yè)務量爆漲了30倍!反觀快遞從業(yè)人員增長了多少?這是一筆不用細算就能得出結論的賬。
一個可見的趨勢是,快遞業(yè)務量還會繼續(xù)增長,但愿意送快遞的小哥卻越來越少。
需求端和供給端出現矛盾或者說不平衡的時候,新的業(yè)態(tài)就會應時而生。先是快遞柜,再有快遞站,既是為了緩解快遞公司/網點/小哥“送貨上門”的實際壓力,更重要的是契合消費者越來越多元的需求。
事實也證明,并非所有的消費得都樂于送貨上門,按需配送的消費訴求在當前以及未來,正在成為主流。
這就是國家郵政局反復強調“上門投遞、智能快件箱投遞和公共投遞站投遞等模式互為補充的末端投遞服務新格局”的原因,也預示著這種“三合一”的投遞模式必將成為快遞末端發(fā)展的主流。
既是“主流”,當然要給予必要的法律認可。
因此,繼快遞服站納入新業(yè)態(tài)快遞許可管理之后,智能快件箱(快遞柜)也正式開始試點,表面上看是提高了準入門檻,實際是賦予了正式的法律身份和地位。
與消費者鏈接最緊的環(huán)節(jié)演變?yōu)椤叭弦弧钡挠|達方式后,快遞末端的生態(tài)體系就有可能被重塑。
與此同時,當前快遞公司在末端的投遞模式也開始暴露出諸多問題:除了難以有效滿足“送貨上門”的硬性需求,末端網點在場租成本、人員招聘、設備投入、車輛通行等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
尤其今年巨頭之間的“價格戰(zhàn)”打到派費這個層面以后,部分靠派件為生的網點更是面臨著生死劫。
生死關頭,迫于無法消化的成本壓力,很多偏遠地區(qū)網點或農村網點開始“鋌而走險”,嘗試向消費者收取相關服務費。
這樣做的結果是什么呢?大家都已經看到了:昨天(7月31日),國家郵政局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明確表示將在8月份集中開展快遞末端服務違規(guī)收費清理整頓工作。
在這場馬上就要開始的大整頓中,國家郵政局明確要求:
“郵政管理部門要勇于擔當、主動作為、共克時艱,在推動發(fā)展中解決難題,積極鼓勵快遞末端服務采取以降本增效為主的集約發(fā)展方式,推動企業(yè)自我挖潛,大膽嘗試符合實際的末端服務模式,降低成本,激發(fā)活力?!?/em>
傳統快遞末端的收派體系,在市場和監(jiān)管的雙重壓力下,真的要改變了。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其中最大的一只就是菜鳥驛站。在獲頒全國三個試點省份的快遞服務站許可牌照之前,菜鳥早就做了鋪墊:
今年5月31日,菜鳥主辦的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網絡總裁萬霖明確表示,未來三年,菜鳥驛站將同合作伙伴共建10萬個社區(qū)級站點。
已經“持證”上崗的菜鳥驛站確實占盡地利和天時,但并不意味著其他玩家就沒有機會。相反,隨著新業(yè)態(tài)準入制度的建立,其他玩家能夠與菜鳥驛站同場競技的機會反而會更多。
比如老鬼最近半年多次提及和拆解過的快寶驛站。關于快寶驛站母公司的背景,老鬼曾寫過幾篇文章,大家不妨回顧一下:
1.申通中通聯手注資,桐廬系快遞的先手棋!這家公司什么來頭?
2.很多人都在打聽“快寶驛站”,這家快遞末端平臺有何過人之處?
關于類似快寶驛站等第三方平臺的快速崛起和精準介入,老鬼的朋友安德華有一個很實在的評價:
菜鳥驛站當然有前景,但并非每個人都有機會。也正是因為當前菜鳥驛站的一支獨秀,快遞到“站”的這個新業(yè)態(tài)才需要更多的“鯰魚”。鯰魚多了,數以萬計的快遞末端網點才有更多獲益的空間和可能。
多年前的快遞江湖大戰(zhàn)時,老鬼跟朋友經常念叨的一句話:
優(yōu)勢再大,也打不過趨勢。
現在看,這句話依然適用。既然末端的生態(tài)體系面臨著重塑的可能,那現有的快遞網點該如何應對?
當然是要順勢而為。比如,前幾天老鬼在 這張許可證,可能會改變快遞末端市場 的文章中就曾提醒:
快遞服務站對主要服務C端的末端網點的替代性將越來越強。如果末端網點只做C端業(yè)務,未來恐怕很難與快遞服務站競爭。有能力的末端網點不妨未雨綢繆,在正常開展現有業(yè)務的同時,嘗試兼營快遞服務站。
菜鳥驛站是機會,有機會就別猶豫;快寶驛站等其他快遞服務站平臺也是備選之一,尤其是在菜鳥驛站還沒有覆蓋、但其他服務站卻已經有所布局的區(qū)域,更是要在菜鳥驛站落子之前搶先卡位。
卡位之后,切記一定要用心做服務。
未來能夠活得好的快遞末端網點,一定是立足本地生活的綜合服務平臺,是社區(qū)商業(yè)為數不多的流量入口。在這個商業(yè)趨勢爆發(fā)之前,好服務帶來的“金口碑”是誰都搶不走的資源。只有把人民服務好了,人民幣才會為你服務。
可以肯定,隨著許可制度在全國范圍鋪開,未來幾年,快遞末端服務站領域的平臺競爭會越來越大。除了菜鳥驛站和快寶驛站等第三方玩家,幾大快遞公司也不會坐視。然而所有這些競爭的焦點,都是末端網點能夠觸達或者說積累的私域流量。
服務越好,能夠盤活和利用的流量就越多,價值也就越大。
在此過程中,挑戰(zhàn)不可避免,但機遇同樣難得。由“點”變“站”,真的不要再猶豫了。
這個時候慢半拍,就有可能錯失一個時代。
瑪氏中國|2025年度瑪氏箭牌北京區(qū)域包材及原材料倉儲(VMI)項目
2355 閱讀15倍爆發(fā)式增長,網絡貨運行業(yè)跑出了一匹黑馬
965 閱讀京東物流一線員工日10周年:為5年、10年老員工授勛,為15000名標桿頒獎
892 閱讀京東物流喀什倉正式運營:南疆多縣市當天可送貨上門
826 閱讀閃電倉到底靠不靠譜?從倉儲操作看它的真實挑戰(zhàn)
794 閱讀?16億美元大手筆!這家物流巨頭被UPS收購
775 閱讀德邦快遞“管家式服務”筑造工業(yè)園物流新模式
706 閱讀國務院同意15個城市(地區(qū))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qū)
672 閱讀國內首套大容量工業(yè)園區(qū)級分散式風電項目正式開工
708 閱讀4月1-27日全國乘用車新能源市場零售72.8萬輛,同比增長24%
68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