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快遞員在評論區(qū)抱怨道:在不少快遞企業(yè),快遞員的工作已經不局限于收派快件,還要承擔營銷、客服、司機等職責。
為何現在快遞員的工作越來越復雜了呢?
實際上,快遞員的崗位缺口還是很大的,在近幾年人社部發(fā)布的全國“最缺工”100個職業(yè)排行中,快遞員基本每年都排在前十名。而且根據郵政局公布的數據,2021年到2022年間,快遞員還減少了40萬人左右。
與此同時,全國快遞業(yè)務量逐年攀升。也就是說,現在的快遞員每天要處理的快件量遠高于前幾年,這不只是增加了快件收派工作的壓力,快件處理量提升的同時,分揀、裝車、客戶維護等關聯任務也會占據更多的工作時間,然而快遞員還要做一些派攬快件之外的工作。
最常見的就是業(yè)務推銷。由于快遞行業(yè)的服務同質化明顯,為了保持競爭力,快遞公司紛紛推出各類增值服務和衍生業(yè)務,尤其是帶貨。畢竟一線快遞員在線下擁有入門入戶的優(yōu)勢,而且還能在線上添加大量客戶的微信,進行線上推廣。所以快遞企業(yè)給快遞員制定帶貨任務,打造快遞員全員營銷的情況并不少見。也有快遞公司直接稱呼快遞員為業(yè)務員。
但是我們去搜索各大快遞公司招聘快遞員的要求時,很少會看到哪家公司在招聘快遞員的時候就注明帶貨營銷等崗位職責,基本都只強調收派快件的工作要求。有快遞員反饋,很多工作量都是在招聘完成后,一步步塞給快遞員的,然后還會設置任務指標和工資掛鉤。如果完不成指標,直接處罰。
迫于無奈,快遞員在日常的派攬快件之余還要去向客戶推銷商品,實在推銷不出去的產品,只能自己花錢買,以免被罰。
如果是紙巾、洗衣液之類的生活用品還好,但實際上快遞公司出售的許多商品并不實惠,比如精品粽子,紀念郵票等禮品裝商品,遠高于快遞員平時的消費水平。營銷有難度,自己花錢買又不實用,讓快遞員們頗有怨言。
快遞公司推出各種業(yè)務一方面是為了公司的利潤,另一方面也確實給快遞員提供了新的工作機會,讓快遞員除了體力勞動換取工資之外,有了其他的賺錢機會。也有不少快遞員確實有營銷天賦和經商頭腦,在帶貨營銷的過程中收獲頗豐,甚至直接轉行當了老板。
不過快遞公司和員工個人雙贏的前提是激勵帶動而不是指標壓迫。正向激勵到位,有更多的賺錢機會,沒有快遞員會抵觸。一味的用指標罰款逼著快遞員去做派攬快件之外的任務,就很難產生好的營銷效果,甚至造成人員不穩(wěn)定的情況,影響了公司正常的快遞業(yè)務。
4月1日新發(fā)布并實施的快遞服務國家標準中,對快遞服務的基本術語進行了標準界定,其中第四點對快遞員進行了重新定義。明確快遞員是從事快件攬收、投遞和客戶信息收集、關系維護及業(yè)務推廣工作的人員。
“業(yè)務推廣”具體是指哪些業(yè)務,目前也只能是看快遞公司在做哪些業(yè)務。但無論是和快遞相關的業(yè)務,還是洗護、電商、跑腿等其他衍生業(yè)務,都需要在尊重勞動者的前提下,用合理的機制,發(fā)揮快遞員的力量和智慧,以實現公司和員工皆有收獲的雙贏局面。
瑪氏中國|2025年度瑪氏箭牌北京區(qū)域包材及原材料倉儲(VMI)項目
2208 閱讀華為的物流“布局”,為何備受關注?
1432 閱讀北美倉配一體機會和風險
1271 閱讀?年營收15億的跨境物流企業(yè)要上市
1000 閱讀縱騰集團借殼上市,6.4億收購A股上市公司綠康生化
938 閱讀解秘粵港澳大灣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廣州東部公鐵聯運樞紐
945 閱讀TEMU美區(qū)半托管即將開放國內發(fā)貨模式
813 閱讀京東物流一線員工日10周年:為5年、10年老員工授勛,為15000名標桿頒獎
780 閱讀2024年快遞滿意度出爐:順豐、京東快遞排名最高
753 閱讀TikTok撤換美國電商負責人,抖音前副總裁木青上位
68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