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Commerce Top 40 Global Third-Party Logistics Providers (3PLs)。Source: Company reports and SJ Consulting Group estimates Prepared by SJ Consulting Group, Inc.
注:以百萬美元計的年度營業(yè)額,主要來自非資產第三方物流服務。
1/ 去年,特別是與疫情高峰期相比,貨物需求的顯著下降使得全球超過四分之三的頂尖第三方物流供應商在2023年遭遇了銷售挑戰(zhàn)。根據《Journal of Commerce》的數據,排名前40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中,僅有9家在2023年錄得營業(yè)額增長,這一明顯的現象強烈反映出去年需求和運費水平的劇烈回落至更為常態(tài)化的水平。
2/ 去年12月下旬紅海危機的爆發(fā),由于其發(fā)生在年末,對整個年度的影響有限,未能為大部分物流公司帶來額外的增長數字。在2023年營業(yè)額遭受下滑的31家公司中,絕大多數(除了五家外)的營業(yè)額至少減少了10%。在這些公司中,有16家的營業(yè)額降幅超過了20%。更有9家第三方物流的營業(yè)額下降幅度超過30%,其中包括排名前五的三家公司,而還有三家公司的營業(yè)額降幅甚至超過了40%。
3/ 目前在這40家公司中最值得注意的發(fā)展是德鐵信可DB Schenker的命運,該公司正處于一個出售過程中,分析師說可能達到150億-200億美元估值。2024-03-22 最航運 | DB Schenker發(fā)布2023業(yè)績報告!在任何交易發(fā)生之前,DB Schenker仍是德鐵皇冠上的明珠。物流市場的正常化使得這家貨代公司的2023年收入下降至191億歐元,與上一年的276億歐元相比下降30.5%,但仍比2019年多出20億歐元。2023年息稅前利潤為12億美元,是2019年疫情前的兩倍多。
4/ 從某種意義上說,世界上最大的第三方物流的總體營業(yè)額下降并不令人驚訝,鑒于因疫情從2020年開始的營收急劇增加。事情不可能永遠朝那個方向增長。以排名第三的Kuehne+Nagel為例,2020年營業(yè)額為269億美元,到2022年增長到451億美元,僅兩年內增長了67.7%。該公司2023年的營業(yè)額為297億美元,同比下降了34.2%,但與疫情前的趨勢線更為一致。鑒于預期的營業(yè)額下降,Kuehne+Nagel首席執(zhí)行官Stefan Paul 在3月1日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建議,評判該公司的一個關鍵指標是其毛利潤下降的速度是其營業(yè)額的一半,因為公司專注于收益。公司還在全球范圍內減少1300人的人數?!拔覀兛吹揭恍┬枨蟮姆€(wěn)定,我們處于有利位置,可以維持或擴大我們在復蘇市場的份額,” 疫情時代的量并不是‘正?!模霸S多公司面臨董事會的壓力,他們將2021年和2022年的貨量視為正常,而這并不是,”
5/ 一位第三方物流提供商表示,“我們所有客戶的貨量都有所下降,尤其是來自亞洲的進口最為顯著。這主要是因為疫情牛鞭效應造成的庫存問題,導致了大部分客戶的倉庫嚴重積壓?!?如何在衰退期間管理第三方物流業(yè)務,這個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未有定論。一些人認為,在需求減少和運費下降的時期,應當削減成本,以保持企業(yè)的生存,直至迎來下一個增長周期。而另一些人則認為,這是一個借助提供競爭性的,有時甚至低于市場價格的運費,以擴大市場份額的機會,從而在下一個增長周期到來之前建立起更廣泛的客戶基礎。
6/ 有第三方物流就表示 “我們的策略很簡單:就是量,”。有第三方物流表示“你可以獲得量,或者你可以獲得利潤,但你不能兩者兼得。” “如果你專注于利潤,那就是以犧牲量為代價,” “但如果你專注于量,并且通過強有力的談判、緊密的操作和正確的合作伙伴來‘經營’業(yè)務,最終你會獲得利潤?!?nbsp; 事實上,Kuehne+Nagel在其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它正在積極淘汰那些不符合其收益預期的貨物細分市場,也就為其他尋求在短期內增加量的第三方物流打開了大門。
7/ 最航運 | DGF海運負責人:搶占更多市場份額,特別從中型貨代,更加積極吸引中小企業(yè)客戶!
8/ 前15名中只有4家公司看到營收增加——亞馬遜、CEVA物流、GXO和Rhenus物流。這四家公司的營業(yè)額總計增加了282億美元,而其他11家在前15名中的公司在2023年的營業(yè)額減少了661億美元。
9/ 當前,大多數貨運代理公司正面臨著現金流的挑戰(zhàn),因為它們正在努力利用2021至2022年間積累的盈余來彌補損失。這一現象揭示了一個行業(yè)普遍的現實:在經歷了疫情期間的異常高利潤后,許多公司現在必須調整戰(zhàn)略,以應對市場的正常化和財務的平衡。2023年,第三方物流及其客戶經歷了一次回歸正常的費率范圍的調整,盡管地緣政治事件不時地給市場帶來了新的不穩(wěn)定因素。然而,這一變化為受益貨主(BCO)提供了一個機遇,使他們能夠挽回由于之前幾年運輸成本上漲而縮水的利潤份額。這表明,在動蕩的市場環(huán)境中,有效的成本管理和策略調整能夠為企業(yè)帶來重要的財務回報。這種市場的正常化不僅為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了重新評估和調整其服務定價策略的機會,也為客戶提供了重新談判合同和尋找更具成本效益解決方案的空間。隨著市場繼續(xù)演變,適應性強和靈活的物流服務提供商和貨主將能夠更好地利用這些變化,優(yōu)化他們的運營模式和財務表現,最終在復雜的全球供應鏈環(huán)境中保持競爭力。
10/ 在整個2023年,人員管理成為了全球前40大第三方物流公司共同面臨的一項挑戰(zhàn)。盡管Flexport并未列入前40名之列,但其一系列裁員行動引發(fā)了廣泛關注,突顯了整個行業(yè)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壓力。然而,這一問題遠不止Flexport一家,實際上,多數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也在低調地解決相似的人員調整問題。以Expeditors為例,該公司在營業(yè)額下降45.5%的背景下,選擇在每個季度裁減員工。這一做法凸顯了企業(yè)在適應市場變化時不得不做出的艱難決策。Expeditors的首席財務官Bradley Powell于2月20日在公司全年業(yè)績發(fā)布時表示:“盡管我們已經在2023年的每個季度減少了員工人數,并相應地降低了成本,但與我們的效率目標相比,目前的費用仍然偏高,我們仍在努力進一步減少開支。即便我們最大和最可變的開支項——薪酬,比去年同期已經降低了20%,但其他大多數開支仍然在上漲。在當前的市場環(huán)境下——即產能過剩、需求減弱、運費率低迷以及經濟前景不明——我們的運營效率仍未達到預期水平?!?這一情況揭示了第三方物流企業(yè)在面對全球供應鏈動蕩和經濟不確定性時,如何采取措施以維持運營效率和財務健康。
11/ 在上述環(huán)境下,隨著2024年可能出現的更加激烈的內卷和價格競爭,個人也必須準備好面對職場中被優(yōu)化的可能性。為了應對這種挑戰(zhàn),采取積極措施保持自己的競爭力變得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關鍵策略,幫助你在職場上保持不可替代性,同時增強個人價值和資源整合能力:
- 終身學習:在不斷變化的工作環(huán)境中,持續(xù)學習新技能和知識是保持競爭力的關鍵。這不僅包括與你當前工作直接相關的技能,還包括跨領域的能力,如數據分析、數字營銷、編程語言等。通過在線課程、研討會和認證程序,不斷擴展你的技能庫。
- 技能多樣化:不要局限于單一的專業(yè)領域。掌握多個領域的技能可以讓你在工作中更加靈活,能夠跨部門工作,增加自己的價值。
- 提高問題解決能力:在職場中,能夠獨立解決問題的員工總是非常受歡迎的。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解決問題的能力,使自己成為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 增強人際關系和網絡:在職業(yè)發(fā)展中,人脈網絡同樣重要。參加行業(yè)會議、社交活動,甚至是在線論壇和社交媒體群組,都是擴展人脈的好方法。強大的人際網絡不僅可以為你帶來新的職業(yè)機會,還可以提供寶貴的行業(yè)見解和支持。
- 保持積極態(tài)度:職場中的態(tài)度同樣重要。面對挑戰(zhàn)和變化時保持積極和開放的態(tài)度,能夠幫助你更好地適應環(huán)境,同時也會讓你在同事和上級中留下好印象。
通過實施這些策略,你可以提升自己的市場價值,使自己在不斷變化的職場環(huán)境中更不可替代,同時也為可能的行業(yè)變革做好準備。記住,最終目標是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不斷適應新的挑戰(zhàn),不斷提高自己的價值。共勉,加油!
2023 Rank | Company | Base | 2022 | 2023 | YOY % |
1 | Amazon | US | $117,716 | $140,053 | 19.00% |
2 | DHL | Germany | $49,047 | $41,357 | -15.70% |
3 | Kuehne+Nagel | Switzerland | $45,066 | $29,659 | -34.20% |
4 | DSV Panalpina | Denmark | $33,298 | $23,063 | -30.70% |
5 | DB Schenker | Germany | $29,711 | $20,654 | -30.50% |
6 | C.H. Robinson | US | $23,516 | $17,596 | -25.20% |
7 | Nippon Express | Japan | $18,092 | $15,499 | -14.30% |
8 | CEVA Logistics | Switzerland | $12,000 | $15,210 | 26.80% |
9 | Sinotrans | China | $15,928 | $14,062 | -11.70% |
10 | Maersk | Denmark | $14,423 | $13,916 | -3.50% |
11 | JB Hunt | US | $13,732 | $13,619 | -0.80% |
12 | UPS | US | $16,431 | $11,461 | -30.20% |
13 | GXO Logistics | US | $8,993 | $9,778 | 8.70% |
14 | Rhenus & Co. | Germany | $7,360 | $9,305 | 26.40% |
15 | Expeditors International | US | $17,071 | $9,300 | -45.50% |
16 | Kintetsu World Express | Japan | $8,011 | $7,693 | -4.00% |
17 | TQL | US | $8,848 | $6,686 | -24.40% |
18 | Kerry Logistics | Hong Kong | $12,268 | $6,467 | -47.30% |
19 | Uber Freight/Transplace | US | $6,947 | $5,245 | -24.50% |
20 | Worldwide Express/Global Tranz | US | $5,040 | $5,160 | 2.40% |
21 | Bolloré | France | $7,477 | $5,032 | -32.70% |
22 | NYK Group | Japan | $7,883 | $4,931 | -37.40% |
23 | Ryder | US | $4,720 | $4,875 | 3.30% |
24 | BDP International | US | $5,600 | $4,780 | -14.60% |
25 | Samsung SDS | South Korea | $8,719 | $4,308 | -50.60% |
26 | Hub Group | US | $5,332 | $4,203 | -21.20% |
27 | RXO Logistics | US | $4,796 | $3,927 | -18.10% |
28 | Echo Global Logistics | US | $4,250 | $3,600 | -15.30% |
29 | FedEx Supply Chain | US | $4,570 | $3,435 | -24.80% |
30 | Schneider National | US | $3,608 | $3,343 | -7.30% |
31 | Toll Group | Australia | $4,524 | $3,259 | -28.00% |
32 | CJ Logistics | South Korea | $3,920 | $3,219 | -17.90% |
33 | Mainfreight | New Zealand | $2,990 | $3,150 | 5.30% |
34 | MODE Transportation | US | $3,400 | $3,000 | -11.80% |
35 | ID Logistics | France | $2,638 | $2,973 | 12.70% |
36 | Pantos | South Korea | $3,924 | $2,840 | -27.60% |
37 | NFI Industries | US | $2,800 | $2,685 | -4.10% |
38 | Hitachi Transport | Japan | $2,861 | $2,490 | -13.00% |
39 | Penske Logistics | US | $2,100 | $2,150 | 2.40% |
40 | Sankyu | Japan | $2,522 | $2,048 | -18.80% |
Top 40 Global 3PLs | $552,131 | $486,031 | -12.00% |
瑪氏中國|2025年度瑪氏箭牌北京區(qū)域包材及原材料倉儲(VMI)項目
2166 閱讀華為的物流“布局”,為何備受關注?
1376 閱讀快運網點蛻變:做云倉、盈利大增、沖刺億元營收
1324 閱讀北美倉配一體機會和風險
1187 閱讀?年營收15億的跨境物流企業(yè)要上市
930 閱讀縱騰集團借殼上市,6.4億收購A股上市公司綠康生化
896 閱讀解秘粵港澳大灣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廣州東部公鐵聯(lián)運樞紐
861 閱讀TEMU美區(qū)半托管即將開放國內發(fā)貨模式
778 閱讀京東物流一線員工日10周年:為5年、10年老員工授勛,為15000名標桿頒獎
717 閱讀海瀾之家5000+門店入駐京東秒送
71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