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口碑,融合星選,全身心投入外賣的餓了么趕得上美團嗎?
時代的眼淚又一次落下,這次是餓了么星選。
目前,餓了么旗下主打高端外賣的餓了么星選APP已停止運營,在各大應用商店無法搜索和下載,相關服務并入了餓了么。
對此,餓了么證實了這一消息,并表示餓了么星選APP的服務器早在2021年便停掉了。
熟悉外賣行業(yè)發(fā)展史的人都知道,餓了么星選的前身為百度外賣。
2017年8月,餓了么正式收購百度外賣。一直到2018年10月,百度外賣又更名為“餓了么星選”,負責餓了么的高端餐飲板塊。
餓了么星選APP停運后,也意味著曾經的百度外賣將徹底消失,與餓了么完全融為一體。
整合百度外賣,是阿里本地生活業(yè)務的起點。
那個時候,阿里與美團的關系發(fā)生變化,需要重構新零售圈生態(tài)。
聯(lián)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完成對餓了么的全資收購后,阿里很快將口碑與了么合并,并成立了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
阿里成立新公司以后的第一個大動作,便是與百度外賣接觸。這與當時外賣市場的競爭格局有很大關系。
百度外賣雖然2014年才上線,但是在集團的支持下,很快沖到了行業(yè)前三。憑借著白領高端市場的定位,百度外賣得以與美團、餓了么等錯位競爭。
當時,阿里需要餓了么鞏固領跑優(yōu)勢,而百度恰逢戰(zhàn)略性轉向,需要給百度外賣找到一個新的歸宿。雙方算得上是一拍即合,此后外賣市場由三足鼎立變成雙雄爭霸。
基于百度外賣原本的優(yōu)質用戶和商家資源,餓了么決定采用“雙品牌戰(zhàn)略”,并承諾會將百度外賣的原品牌名稱保留18個月。
百度外賣主打高端市場,餓了么則瞄準了中低端市場。那時,餓了么創(chuàng)始人張旭豪還沒有離開,他認為百度外賣和餓了么可以產生1+1>2的合力。
(餓了么、百度外賣未來物流戰(zhàn)略)
不止是百度外賣和餓了么相互協(xié)同,阿里和百度也對這次資源整合表示支持。
但是在阿里和百度的雙重資源下,百度外賣卻沒有頂住壓力,還不到18個月便正式更名為“餓了么星選”。
雖然餓了么星選和餓了么依然相互獨立,但是在意義上卻變成了餓了么針對餐飲服務的全面升級。
相關報告顯示,2018年Q1美團外賣市場份額為54%,餓了么為35%,餓了么星選為5%。到了2020年Q1,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為67.3%,餓了么為26.9%,餓了么星選僅剩下4%。
(圖源:Trustdata)
隨著市場份額的不斷下滑,餓了么星選徹底告別歷史舞臺并不會讓人們覺得意外。
而對于阿里傾注了更多心血的餓了么來說,未來必定會面臨更多的挑戰(zhàn)。
餓了么的日子最近確實不怎么平靜。
日前,有消息稱阿里本地生活服務板塊餓了么到店業(yè)務將與高德合并。也就是說,原負責到店業(yè)務的“口碑”將由餓了么轉接到高德。
消息一出,高德狠狠出了一把風頭,外界對餓了么的評論卻不是很友好。隨即,餓了么發(fā)出了一封內部信,也算是變相回應了這一爭議。
事實上,餓了么和高德在阿里本地生活的定位有所不同。兩者同屬于阿里體系的本地生活板塊,形成了“到家”和“到目的地”的兩大陣營。
近些年,餓了么本就與美團的差距逐漸拉大。更何況,外賣這門生意如今也變成了香餑餑,餓了么的護城河卻沒有美團深。
因此,阿里更希望餓了么能夠全力應對外賣市場的競爭。
餓了么眼看著沒有余力支撐口碑的發(fā)展,那么由高德來承擔重任也不失一個好的選擇。
畢竟,高德正在從一個導航工具,向著“出門好生活開放服務平臺”升級,可能更適合以“到店”為核心的口碑。
與此相對應,餓了么外賣業(yè)務正在提速。餓了么輕裝上陣后,可以更加聚焦外賣業(yè)務本身。
內部信中提到,餓了么為期87天的“冬季行動”(截至2月14日夜)順利結束,超額完成既定目標。
(圖源:財聯(lián)社)
同時,內部信中還透露,將啟動本地生活業(yè)務員工“晉升季”,并將在激勵機制改革上加大總投入。
餓了么啟動價值回歸、價值聚焦的底層變革后,在過去一年成果顯著。
俞永福在上任阿里本地生活之際表態(tài)“生活服務市場生態(tài)的發(fā)展,基本能力建設是核心,長期價值創(chuàng)造是出發(fā)點,我們的戰(zhàn)略三年不動搖?!?/p>
回歸用戶到家體驗本身,餓了么的規(guī)模業(yè)務和規(guī)模組織能力也在不斷成長著。
朝著“四橫四縱”的戰(zhàn)略方向,餓了么通過不斷增強能力建設,來提升供應鏈和服務體驗。
(圖源:晚點LatePost)
內部信中,餓了么核心決策層也肯定了過去一年在用戶、商戶、騎手體驗的優(yōu)化和提升。
其中,餓了么最為聲勢浩大的行動,莫過于推出“免單活動”。
延續(xù)夏季免單活動的火爆,餓了么“猜球贏免單”也貫穿了整個世界杯,讓人眼花繚亂的同時也實現(xiàn)了不錯的營銷效果。
此外,餓了么宣布與抖音達成合作,雙方聯(lián)手探索“即看、即點、即達”的直播外賣新場景,現(xiàn)如今已在包括南京在內的近20個城市落地。
不過,抖音入場以后,行業(yè)的討論度也大都集中在抖音和美團之間。餓了么隱身的背后,更需要提高警惕了。
外賣市場競爭愈發(fā)激烈,餓了么的壓力越來越大了。
本地生活的戰(zhàn)場上,阿里的地位很尷尬。
阿里入局不算晚,卻“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在本地生活的牌桌上,阿里憑借著先發(fā)優(yōu)勢,本來掌握著最大的主動權。
但無論是口碑、聚劃算,還是淘點點等,都沒有給阿里帶來一個好的回報。
反而是與阿里分道揚鑣的美團,坐上了本地生活賽道的頭把交椅。想起王興當初那句,“本地生活做好了,相當于再造一個淘寶”,不免讓人感慨萬千。
作為對比,2022年三季度,阿里本地生活業(yè)務經營虧損為57億元,上年同期經營虧損為91.33億元。
除了美團,京東、抖音、快手等當下都是阿里在本地生活板塊的競爭對手。相比抖音們的強勢勁頭,阿里能做的只有協(xié)同作戰(zhàn)。
阿里本地生活板塊變動頻頻。
2021年,阿里把高德、飛豬、本地生活三個業(yè)務打包在一起,交給俞永福來統(tǒng)籌。飛豬、高德、餓了么一起組成“飛高了”板塊。
俞永福是一位業(yè)務變革的高手,“飛高了”在他的手中很快進行了大刀闊斧地改革。統(tǒng)一的思想,明確的戰(zhàn)略,三個品牌告別單打獨斗,協(xié)作更加緊密。
例如,將口碑和高德合并,也預示著阿里本地生活協(xié)同作戰(zhàn)進入一個更深的階段。
阿里本地生活最大的難點可能在于,哪怕是用高德等流量平臺來接觸這些餐飲商家,但是很多餐飲企業(yè)已經自帶美團基因了。
“不要把本地生活作為阿里巴巴的邊緣業(yè)務,要保持戰(zhàn)斗性”,但是很明顯阿里要做好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
瑪氏中國|2025年度瑪氏箭牌北京區(qū)域包材及原材料倉儲(VMI)項目
2236 閱讀華為的物流“布局”,為何備受關注?
1495 閱讀北美倉配一體機會和風險
1299 閱讀?年營收15億的跨境物流企業(yè)要上市
1196 閱讀解秘粵港澳大灣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廣州東部公鐵聯(lián)運樞紐
1113 閱讀縱騰集團借殼上市,6.4億收購A股上市公司綠康生化
1036 閱讀TEMU美區(qū)半托管即將開放國內發(fā)貨模式
890 閱讀15倍爆發(fā)式增長,網絡貨運行業(yè)跑出了一匹黑馬
853 閱讀京東物流一線員工日10周年:為5年、10年老員工授勛,為15000名標桿頒獎
829 閱讀2024年快遞滿意度出爐:順豐、京東快遞排名最高
80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