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學的專業(yè)是“計算數(shù)學及應用軟件”(隸屬于數(shù)學系),02年“驚險”畢業(yè)后,因為在學校專業(yè)課學的太渣再加上對編程確實無甚天賦導致我很不愿意混入大連對日的軟件外包公司。
我選擇獨辟蹊徑,幸運也是陰差陽錯地進了一家做物流(國際貨代、日韓國際快遞、國內(nèi)限時快遞)的半國企,從此開啟了在物流行業(yè)“苦逼”的歷程...
以前有句話是這么說的:
“快遞在物流行業(yè)里的地位相當于國王頭上王冠鑲嵌的鉆石,代表這至高的權力和無上的榮耀!”
這句話的意思大概是說物流行業(yè)里,快遞是最超然、最牛逼的存在。而快遞公司里面,要屬四大(國際快遞)最為牛逼! 誰是四大?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 是也... (這是扯淡-dan),
UPS、FedEx、DHL、TNT。 這才是行業(yè)里的四座極高之峰!!!
UPS和FedEx是美國的公司,DHL很早就被德國郵政全資收購再加上TNT是荷蘭的公司,四大國際快遞巨頭正好是兩個美國公司+兩個歐洲的公司的鼎立的格局。
我覺得快遞公司能成功完成國際化,有幾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1、本土市場足夠大,有戰(zhàn)略縱深。這是發(fā)展強大的基礎。
2、文化有影響力,運營模式簡單、科學、可復制。這是要具備對外進攻的能力。
3、本國企業(yè)、資本先完成國際化,帶動物流服務國際化。種子客戶能帶來早期的業(yè)務。
大國際快遞的格局恰恰比較好的反應了二戰(zhàn)后70多年來,世界經(jīng)濟、政治、文化發(fā)展的狀況:
歐洲,1千多萬平方公里,5億人口;
美國(加拿大),1千大幾百萬平方公里,3億人口。
只有這樣的國土面積+人口基數(shù)才能孕育真正有話語權、頂級的快遞、物流公司。
日本,1億人口但國土面積遠遠不夠,這就導致日本雖然也有營收很高、運營能力超強的物流公司(日本郵政、日本運通),但卻很難走向世界。
印度,十三億人口,國土面積有300萬平方公里,若能整合整個南亞大陸再加上東盟的勢力范圍應該也有可能成為一極。
但印度周邊的地緣政治過于復雜,短期來看印度基本沒有能力完成整合,所以也沒戲。
巴西,對南美洲研究不多,但感覺其人口基數(shù)還是遠遠不夠,文化影響力也不夠,短期內(nèi)不大可能。
中國,我們有近千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14億人口。只要立足于本土市場(世界上普及率最高的電子商務)再逐步整合掉東南亞的快遞市場就妥妥能成長為新的世界級別巨頭。
2016年5月27日,TNT被FedEx收購。四大變成三大,美國仍然保持地位但歐洲在衰落...
未來,在國際三大之外,必須看中國的公司~
我查閱了不少資料,做了個表格(如上圖)。幾個關鍵指標簡述如下:
市值(億元) 。最為直接的實力的表現(xiàn)!資本市場的價值判斷雖然在特定時間里會短暫失真,但放到更長的時間跨度中應該算是最為精準的。
四大的UPS、FedEx是順豐的3倍、2倍;順豐是中通、韻達(圓通)的3倍、4倍。
X 系數(shù)。根據(jù)我自娛自樂、上不了臺面的算法,算了個數(shù)值,并依據(jù)此排了個名次。(歡迎拍磚~)
以UPS為基準算作是100的話,順豐接近35,中通在15~20區(qū)間,韻達、圓通剛過10。
總營收(億元) & 3年復合增長率。直營類公司(UPS、DHL、FedEx、順豐、德邦)的收入相當于一般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的GMV(客戶付的錢),加盟類公司的收入類似于阿里(都是平臺內(nèi)商戶的付費),但也有細微分別(比如韻達沒有算派費而圓通卻算了)。
同為直營類公司,收入方面UPS、FedEx是順豐的6倍、5倍;順豐是德邦的3.5倍。
最近三年的復合增長率,百世遙遙領先(能虧損上市的主要原因),中通、韻達、德邦表現(xiàn)很亮眼,圓通、申通貌似在慢慢掉隊,順豐跟UPS、FedEx基本保持相同增速,DHL增長最為緩慢。
凈利潤(億元) & 3年復合增長率。所有公司的凈利潤是沒有花頭,都是一個標準(暫時不清楚中美兩國會計記賬方式的差異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求專業(yè)人士指點)。
利潤方面UPS、FedEx是順豐的6倍、4倍;順豐也就是三通一達的一倍左右而已、但卻是德邦的十倍;百世擁有和三通一達相似的模式卻整出了巨額虧損,估計是由于很早就認了“爹”,前瞻性得發(fā)展了多個業(yè)務,卻沒有很好控制住成本。
市盈率(TTM) 。四大的市盈率本來在25-30區(qū)間,但恰逢美股暴跌,所以都降到了20以內(nèi)。同為在美股上市的中通PE就要高一些,說明資本市場對來自中國的快遞公司的發(fā)展前景還是要比歐美的公司更為看好。百世的收入要高于中通,但由于連年虧損導致其市值只有中通的三分之一。雖然有被低估之嫌,但切切實實扭虧為盈才能做到價值回歸。
國內(nèi)上市的幾家公司,德邦是新股被爆炒后必然進入下降通道。順豐、韻達、圓通、申通的PE依次降低,表明了市場對其未來的看好程度,這個客觀事實與我的主觀完全吻合!作為行業(yè)內(nèi)比較資深的人,我還真是蠻佩服二級市場上眾多參與者的眼光的。
簡述了基礎數(shù)據(jù),再對我排的十家公司做個簡評:
1、聯(lián)合包裹(UPS):美國電影、美劇中見得最多的免費植入廣告第一是白色的蘋果電腦,第二可能就是穿著棕色工服、短褲,頭戴鴨舌帽的UPS遞送員。UPS歷史最久、收入高、賺錢能力超強,可以算是當今世界上最大?最強!的物流公司。
2、德國郵政(DHL):“大灰狼”在中國和中外運是以合資公司存在的(中外運敦豪),收入好像未計入德國的上市公司。加上中國的收入,德國郵政才是收入最高的快遞公司。但德國郵政在德國上市,股票的市值遠遠不如兩個美國同行,掙錢能力也遜色于UPS,排第二位。
3、聯(lián)邦快遞(FedEx):我工作、生活了七年的老東家,我始終引以為傲的公司??偰苡浀胟ing(一個美籍華人,公司元老,干瘦、可愛的“小老頭”)擲地有聲地跟我們講:“在美國,我們發(fā)快遞不叫發(fā)快遞,叫“去FedEx”一下!”
聯(lián)邦在培訓、運營規(guī)范、科技應用層面遠遠領先于國內(nèi)公司,一度是順豐學習的范本。
順豐對于FedEx的借鑒和學習不止于流程、科技層面,在戰(zhàn)略級的格局上也是緊緊相隨的。順豐在湖北要自建的機場無論在選址、航班規(guī)劃方面都是像極了聯(lián)邦在孟菲斯的全球樞紐中心。
4、順豐控股:最早被稱作“國內(nèi)的聯(lián)邦快遞”,隨著這幾年國內(nèi)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的異軍突起,科技能力突飛猛進,已經(jīng)成為國內(nèi)物流當之無愧的領軍企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新物流人只知道有順豐、京東物流,對“四大”已經(jīng)無甚感覺啦...
現(xiàn)在的順豐早已不是個單純的快遞公司,物流地產(chǎn)、電商、線下零售、軍民融合... 好多領域都有涉及。多元化能看出順豐想升級轉型的決心,但過程中確實也走了很多彎路,交了十多億的“學費”。
5、中通快遞:中通團隊大概是在13年拿到了紅杉的投資,從那之后中通就走得越來越穩(wěn);量變累積質(zhì)變,17年開始中通逐步有了在通達系里一騎絕塵的感覺。去年底中通的票件總量排名第一,增速排第二(百世第一)。
穩(wěn)穩(wěn)排名第一,且優(yōu)勢越來越大。
6、韻達快遞:我有個聯(lián)邦快遞的老兄弟在韻達做了快十年,現(xiàn)在已經(jīng)做到核心管理層。每次在上海聚會時,都會聊聊通達系快遞公司的管理和近況。對于韻達,我那個兄弟最深刻的感覺就是專注、低調(diào)、公平。
專注。老板(聶總)帶著核心團隊,醉心于提升運營質(zhì)量(兩年時間愣是把郵管局的投訴率從倒第一提升到了前三甚至時而排第一);
低調(diào)。很少做宣傳;
公平。公司對加盟商的價格體系,全網(wǎng)絕對是一碗水端平,不會有老板、老板夫人的親戚在里面“瞎攪合”。
7、圓通快遞:本來圓通是很強的,在中通尚未發(fā)力之時,圈里都認為圓通是老大。逐步掉隊的原因:
產(chǎn)品升級。花大價錢買了飛機,有了提升產(chǎn)品時效的基礎,但受限于口碑、品牌積淀甚至自身的決心,不能推出、賣出與時效相匹配的產(chǎn)品。陷入成本飆升、營收不動的怪圈。
家族制約。市場部設的最多,內(nèi)部結算的價格體系極其混亂,傷害了整體的公平性,導致基層網(wǎng)點出現(xiàn)大面積動蕩。極大的錯招!
8、申通快遞:申通是桐廬通達系的鼻祖,七大區(qū)域的加盟商實力雄厚、根深蒂固。但也正是如此,申通的地方公司的直營做的最慢、最糾結,錯過了最黃金的發(fā)力時間。
9、百世物流:百世的快遞、快運、云倉、大三方物流四個業(yè)務都能排在行業(yè)前三(只有快遞排第五);百世的團隊也是當年UT斯達康的黃金班底,按理說百世是個很好的公司,但這個市值真是看了讓人想哭
。
不賺錢且連續(xù)三年虧損豁口變大,確實很尷尬。據(jù)可靠消息,百世18年底有望減虧至接近打平,19年后將步入正軌。若真如此,二級市場的價格怕是至少能翻兩翻兒。
10、德邦股份:德邦主業(yè)是快運,快遞模仿順豐做的,這兩年一直沒做起來(以后也沒有什么機會)。追兵安能暫且不提,17年,所有上了市的快遞公司都布局了快運業(yè)務,怕是以后的日子會愈發(fā)艱難...
上面列出的并非全面,查閱2017財務500強排行榜,入榜的物流企業(yè)有九家:
除了三大以外,還有日本、中國、美國、意大利、法國五國郵政和中國遠洋一家海運公司。
500強的排名是根據(jù)營收,并非根據(jù)市值。順豐17年年報未出,但已經(jīng)公布營收數(shù)據(jù)是712億,這個數(shù)字距離500強的門檻只有不到300億的差距。順豐2000億的市值甚至還要遠高于中國遠洋!
中國的快遞公司集團軍未來一定會站到世界之巔,對于這個我很有信心。
在這些之外,還有三家公司值得關注 ~
1、 京東物流
2月14日,京東物流完成首輪融資,估值135億美金(合850億人民幣)融資25億美金(合157億人民幣)。僅僅是估值,就超過了在A股、美股上市的通達系的所有。充分體現(xiàn)了資本市場對其的重視程度!
商流控制物流,“京東物流”仰仗自己有親爹(京東商城),在估值上占了很大“便宜”。約莫對標市值的指標里(京東850億vs順豐2000億),17年營收占了很大比重(京東300億vs順豐712億)。
但客觀得講,京東物流在處理的票件量層面與通達、順豐還不是一個量級的,未來在基礎設施建設、多業(yè)務流程梳理等方面還需要“補課”。
2、菜鳥物流。累了,不說了...
3、美團物流。本地生活服務,也是天量級...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瑪氏中國|2025年度瑪氏箭牌北京區(qū)域包材及原材料倉儲(VMI)項目
2180 閱讀華為的物流“布局”,為何備受關注?
1390 閱讀北美倉配一體機會和風險
1208 閱讀?年營收15億的跨境物流企業(yè)要上市
951 閱讀縱騰集團借殼上市,6.4億收購A股上市公司綠康生化
896 閱讀解秘粵港澳大灣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生產(chǎn)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廣州東部公鐵聯(lián)運樞紐
875 閱讀TEMU美區(qū)半托管即將開放國內(nèi)發(fā)貨模式
778 閱讀京東物流一線員工日10周年:為5年、10年老員工授勛,為15000名標桿頒獎
731 閱讀2024年快遞滿意度出爐:順豐、京東快遞排名最高
704 閱讀TikTok撤換美國電商負責人,抖音前副總裁木青上位
64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