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四屆中國航展在廣東珠海開幕,吸引了眾多企業(yè)及專業(yè)人士前來參展,展示并交流了航空航天方面最新的技術成果。無人機,作為物流升級的重要裝備,也在航展上亮相,本文就小型快遞無人機,大型貨運無人機的發(fā)展與應用談幾點看法,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無人機突破地面限制,打開物流運輸新場景,讓那些科幻雜志才有的概念成為現實,那么,國內的狀況如何?國外的技術又如何?我們在這里進行比較。
1、國外
無人機送貨的概念最早是由亞馬遜提出,2013年,亞馬遜創(chuàng)始人杰夫·貝索斯首次發(fā)布無人機遞送服務,消費者從點擊「購買」按鈕到收到包裹只需 30 分鐘。
緊隨其后,谷歌也披露了自己早已啟動兩年的無人機物流項目 Project Wing,致力于打造運送醫(yī)療用品的無人機,美國藥品連鎖企業(yè)沃爾格林公司是全美第一家提供無人機按需送貨服務的公司。
國際三大快遞巨頭同樣參與其中,UPS,2017年進行無人機無人車結合投遞,成功測試卡車釋放無人機投送快遞。
從地域上說,不僅是美國,歐洲國家也在嘗試物流無人機的應用,日本,韓國都有動作,去年11月,軟銀公司在日本歌山縣,摸索利用小型無人機的可行性。
硅谷一批公司參與了這個領域的技術競賽。早在 2010 年前后,高通便開始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 Vijay Kumar 教授團隊合作,通過將高通芯片嵌入到他們的小型無人機上。
近日,貝爾直升機公司在沃思堡展示了混合動力無人機——九頭蛇,是看起來很科幻的垂直起降貨運無人機;美國無人機制造商和配送服務商Skycart公司宣布,開發(fā)世界首架可同時運送4件包裹的貨運無人機。美國宏觀指導性政策及措施頻出,也促進了無人機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
2、國內
我國在無人機技術突破和產業(yè)落地方面都有較大的發(fā)展,早在2012年,順豐董事長王衛(wèi)就提出了無人機物流的構想,2013年,順豐在廣東東莞,八旋翼飛機模型搭載著 25KG 的貨物進行試飛。
其后,郵政、京東、蘇寧、菜鳥、美團等快遞、電商、外賣平臺紛紛試水并布局物流無人機配送,目前,行業(yè)中排名前十位的快遞企業(yè)也都在研發(fā)自己的無人機,促進了無人機在快遞、物流領域的不斷發(fā)展。
到 2022 年 8 月,美團無人機配送已完成 7.5 萬單真實訂單,順豐、京東等無人機物流模式日趨成熟,已在十余個省市開展業(yè)務。在軍事上,無人機也成為保障后勤的重要一員,近日,西藏軍區(qū)演練無人機前線送餐。
談到無人機技術的突破,不能不說領頭羊大疆創(chuàng)新,從2014大疆接連發(fā)布的爆款產品成為科技界關注焦點,現在已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無人機公司,近日德國內政部就因采購大疆的六十架無人機而引起德國政壇的紛爭。
前幾年,騰訊也發(fā)布的無人機「空影」,憑借大公司的資源與優(yōu)勢,騰訊不僅聯(lián)合零度與高通,將無人機技術水平拉到新高水準,還給了無人機一個低于市場的定價——1999 元;大疆也是質優(yōu)而價廉,精靈 3 全系列降價 1000 元,在價格上取得競爭優(yōu)勢。
經近十年發(fā)展,大疆已引領全球無人機風潮,大疆正在做的事情——把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能力轉化到產業(yè)中去。
德國專業(yè)研究機構發(fā)布的《2021年無人機制造商排名》顯示,在全球500多家以制造無人機為核心業(yè)務的公司中,商用無人機市場的40強中有11家為中國公司。
截至2021年8月,中國無人機專利申請量占全球70.58%;美國占12.62%,排名第二。無人機,作為“四無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被視為新一代物流技術發(fā)展中的關鍵所在。
2018年11月,中通快遞第一代油電混合物流無人機——普羅米修斯1600A發(fā)布,美團就已初步完成了飛行器、自動化機場及無人機智能調度系統(tǒng)的研發(fā)工作,其中90%以上部件為純自研。航天科工反無人機體系首次亮相中國航展,“無界”“神眸”“天穹” 中國電科無人反無人系統(tǒng)航展同臺
我國無人機商用之所以取得優(yōu)勢市場地位,一方面得益于相關政策加持,另一方面也顯示出無人機配送市場蘊藏的豐富實踐優(yōu)勢。
2019 年,我國發(fā)布了眾多有關無人機物流配送的利好政策,到了 2020 年,各地政府更是推出了不少基于無人機試驗區(qū)的創(chuàng)新試點,2022年10月6日,交通運輸部辦公廳發(fā)布了關于征求《無人機物流配送運行規(guī)范》等3項行業(yè)標準意見的函。
世界物流無人機產業(yè)正處在快速成長期,我國正從追趕轉向領跑的格局,無人機作為新技術和先進生產力的重要載體,已經成為航空新業(yè)態(tài)發(fā)展的核心動力。
全球范圍都將無人機配送作為布局智慧物流領域的關鍵一枚棋子,物流無人機面臨多種多樣新興業(yè)態(tài)領域,大體說來有農村與城市兩大市場。
1、農村
毛澤東說過,在農村這個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對于物流無人機呢?在國內,京東、順豐、迅蟻、菜鳥等一批無人機物流的先行者,起初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在農村開展無人機物流業(yè)務。
2016 年年初,京東首先在宿遷展開了無人機送貨實驗。順豐的思路也類似,他們早年在四川涼山地區(qū)從山上往下送松茸。
不錯,物流無人機適用于小批量、高頻次運輸,也是農村、山區(qū)等偏遠地區(qū)以及緊急件派送的最佳選擇之一,但選擇農村試飛無人機,卻有其它原因,那就是跟人口密集、情況復雜的城市相比,農村的飛行、起降環(huán)境相對簡單,對技術和安全性的要求也相應更低。在此基礎上,對農村場景的政策審核與批復也相對開放,更容易申請試點項目。
2、城市
很多公司也意識到了農村場景的局限,開始有意識地「往城里走」,相比農村,在城市飛行,無人機物流面臨的技術上和政策上的許多難點。
具有后發(fā)優(yōu)勢的美團從一開始就選擇了挑戰(zhàn)城市場景,美團外賣這樣的高頻需求,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業(yè)務場景,開啟實驗的首發(fā)城市是中國擁有最復雜城市場景的深圳。
2021年初,美團無人機在深圳完成了首個面向真實用戶的訂單配送任務,去年12月,由美團針對城市末端配送場景自主研發(fā)的FP400系列無人機已經在北京、深圳兩地測試機場完成了超過32萬架次的飛行測試。
早在 2019 年,深圳就開始劃出一些試飛區(qū),允許無人機在 120 米以下的低空飛行,至今,深圳無人機適飛空域面積占比達到 65%。
目前美團無人機在深圳坪山、龍崗等8個社區(qū)1個商圈為8000多戶居民提供無人機即時配送服務,打造全場景、全天候的城市低空物流網絡。
城市飛行,安全是第一要務,美團無人機業(yè)務專設有安全委員會,其組成包括各個業(yè)務條線的負責人——從事前到事后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被監(jiān)測,在體系流程層面,最小化風險。
2017年11月,美國專利商標局向亞馬遜授予一項專利,資料顯示,當亞馬遜無人機即將撞擊時它會自毀,組件會安全拆散,同時盡量不讓貨物受損。
時至今日,無人機仍面臨「進城難」的難題,外部世界的復雜性要遠遠超過實驗室的模擬,這也意味著有更多問題需要在真實場景中解決,何況,只有物流無人機呈集群化,才有效益,然而在城市呈集群化,難度可想而知。
以無人機為代表的“智能物流”將助力物流產業(yè)轉型升級,而這里的無人機是指三級智能無人機體系,既包括“末端級”物流無人機,也包括“支線級”物流無人機和“干線物流無人機”。
細致來看,國內外對于物流無人機的布局存在明顯差異。國外更加注重用無人機解決末端配送問題,國內則更加關注無人機在支、干線運輸上的應用。
在無人機的總體布局上,物流頭部企業(yè),順豐,京東,都不約而同提出了三段式網絡構想,即以干線-支線-末端三級智能物流體系成為物流無人機的主流布局方向,使大、中、小型無人機有機融合運用,直接對接智能倉儲,實現智慧物流的閉環(huán)。
1、終端
末端無人機配送,空中直線距離一般在10km以內,載重在5kg~20kg左右,單程飛行時間在15~20分鐘左右,能夠極大限度解決“最后一公里”配送效率較低這一痛點、難點問題,以降本提速為方向。
說起無人機,大多數人想到的畫面是快遞“從天而降”的場景,那是小型無人機在快遞末端的應用,很多之前不通快遞的地方可以利用無人機來提供服務,對于業(yè)務下沉有積極意義。
小型無人機,在物流業(yè)務上的應用不僅于此,除了最后一公里,偏遠鄉(xiāng)村送貨,還在利用無人機室內飛行進行倉庫內貨物清點和庫內運輸。運輸巨頭UPS在肯塔基州和荷蘭的倉庫內用小型無人機高架點貨和空位確認,而沃爾瑪在店內運用無人機運送商品。
小型無人機是末端配送未來布局的三大支點之一,無人機在末端物流的應用已經逐步得到社會的認可,旋翼無人機,或者稱小型無人機,其應用正在擴展,逐漸滲透到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最終將貫穿供應鏈進程的始終,并應用于曠野山區(qū)中無人機的測繪拍攝,各大慶祝活動中的無人機編隊表演等等。
2、支線
相比旋翼無人機,中大型固定翼無人機具有更廣闊的應用空間,大型無人機,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將打開物流應用的更廣闊的場景,對物流行業(yè)來說,是革命性的。
大載重、中遠距離支線無人機運輸,送貨的直線距離一般在100km~1000km左右,噸級載重,續(xù)航時間達數小時,以跨省跨區(qū)域(干線級)和省內城市間(支線級)構建點對點直運航空物流網絡為追求。
不少企業(yè)集中在中、大型固定翼無人機上布局,以期給支、干線運輸帶來運力的升級,目前“支線級”物流無人機將成為全球競爭焦點,與在農村、城市終端運送一些小包裹的小型無人機可比,這中間的技術差距不言而喻。大型貨運無人機,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物流領域最有潛力的細分賽道。
利用無人化創(chuàng)新技術,采用系統(tǒng)工程理念研制生產的大型無人機系統(tǒng)產品,具有適合貨運的大運載和大貨艙,相比小型無人機,它可稱為巨無霸,具有載重大、航時長、航程遠等巨大優(yōu)勢,適于承擔城市間中長距離的支干線貨運任務。
順豐的FH-98是搭載能力居全球前列的國產大型無人機,最大起飛重量達到5.25噸,最大載重為1.5噸,飛行高度4500米,航程1200公里,2020年,首次載貨從寧夏起飛,近一個小時后成功抵達內蒙古目的地機場。
中通的鴻雁(HY100)無人機最大起飛重量5.25噸、最大商載1.9噸、最大航程 1560 公里、也于2021年12月在新疆載貨試飛成功。京東的大型支線貨運無人機京鴻(JDY-800),走的是全新設計開發(fā)的思路,2018年,京鴻(JDY-800)無人機宣告總裝下線,當年11月,在陜西蒲城首飛成功。
“京鴻”是京東自主研發(fā)的貨運無人機,其翼展超過10米,具有全天候全自主的飛行能力,續(xù)航1000公里以上,有效載重為1至5噸,巡航速度超過200公里/小時。
國外,美國ReliableRobotics公司的塞斯納208大型無人機,商載也在1.5-1.8噸;聯(lián)邦快遞近期也將測試中程自主貨運無人機送貨服務,近日,Rhaegal貨運無人機打破垂直有效載荷世界紀錄,首次飛行時重量超過1225公斤。
降本增效是發(fā)展智能物流的終極目標,而干線-支線-末端三級智能物流體系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手段,從政策角度說,民航局頒發(fā)支線物流無人機商業(yè)試運行牌照,對于大型無人機行業(yè)來說,未來20年將進入行業(yè)發(fā)展的黃金時間
如果說無人機技術,使得航空設備的發(fā)展進入全新的轉型期,那么,大型貨運無人機,將使物流發(fā)展跨入一個新時代,是應用想象空間非常巨大,實際價值也非常巨大的一次突破。
大型無人機,具有優(yōu)異的短距和簡易跑道起降能力,適用于各種中小型機場與簡易跑道,較短的起降距離也使其可以接入現有通航體系,盤活現有通航機場,提升整體資源利用率,實現全天候航空運輸。
但是相對于多旋翼飛機在末端物流應用的百花齊放,固定翼大型無人機才剛剛起步,因此,在這個新賽道上,路一定是艱難的。
大型無人機是非常復雜的系統(tǒng),里面包括了產品研發(fā)、生產制造、運營、保障等部分,現階段無人機應用過程中續(xù)航、壽命、噪音、功能等問題突出,誰能先解決物流無人機的技術問題,誰就能搶先占據大型物流無人機的高地。
大型貨運無人機,是110年航空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變革,是通往下一物流時代的入場券,誰抓住這張入場券,誰就能贏得未來。
準確地說,物流無人機的發(fā)展是對傳統(tǒng)無人機產業(yè)鏈進行了延伸,將無人機交付與現有的物流模式集成,那么,無人機配送這件事兒到底能不能行?就目前來說,是藍海呢?還是紅海?
1、藍海
我國無人機產業(yè)的發(fā)展優(yōu)勢集中在商用場景下,其中就有物流領域,無人機配送從商業(yè)模式暢享開始進入試點落地和逐步推廣實施階段,行業(yè)處于成長期。
專業(yè)機構預測,下個五年,無人機將在全球范圍內配送超過20%的包裹,收入達到1150億美元。無人機經濟規(guī)模呈高速發(fā)展態(tài)勢,年增長率超過20%,五年內,無人機物流將迎來爆發(fā)式發(fā)展。
無人機對配送過程的替換,創(chuàng)造了極高的產值,京東提出在五年之內建萬座機場,實現100萬架無人機的配送,打造末端支線,無人機正在成為“新風口”,未來將有百億級的市場。
無人機末端配送可以解決多式聯(lián)運、物流運輸最后一公里的銜接問題,無人配送是物流的一個大趨勢,無人機配送的技術成熟度是高于自動駕駛車輛,運行場景相對而言并不復雜。
物流無人機無論是在部隊還是民用都有著突飛猛進的進展,物流無人機的發(fā)展與布局對于國家來講也同樣具有戰(zhàn)略意義。
目前國內支線航空物流尚處于空白階段,高效快速經濟的航空物流需求迫切,而航空飛機的運營成本比較高,飛行員短缺,基于市場的這些痛點,大型無人機優(yōu)勢明顯,在支干線上有用武之地。
大型無人機在物流場景下的應用不僅打通干線與支線的航空物流新通道,還為日漸增長的生鮮農副產品、醫(yī)療用品等高附加值貨品的運輸需求以及政府應急運輸等需求,提供安全、可靠、經濟的航空運輸服務,此舉打破物流行業(yè)應用天花板,助力物流行業(yè)實現跨越。
2、紅海
盡管無人機配送帶來運送效率的顯著提升,但為了與整體運營成本相匹配,對貨品價值的要求也會比較高。這類「單次高值」的思路,依賴于創(chuàng)造出聚集高價值物品的業(yè)務場景,并且能夠常年復用,只有保證常年穩(wěn)定的需求,才能降低系統(tǒng)成本。
因電池續(xù)航時間短、載重有限、有效荷載較低、容易受天氣影響、國家監(jiān)管較為嚴格等因素,目前,無人機在我國應用范圍有限,無人機行業(yè)面臨著諸多發(fā)展障礙。
沃爾瑪客戶產品高級副總裁湯姆·沃德說:“在大家看到數百萬包裹由無人機派送前,還需要一些時間。”
京東無人機項目負責人巴航曾在受訪時所說,物流無人機在技術、政策、成本方面仍存在著重重困境。
無人機物流在政策方面仍然阻力很大,從應用層面來看,仍然離人們的生活十分遙遠,說是一片藍海,還為時過早。
結語:未來,物流無人機定將成為現代物流業(yè)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助力物流業(yè)實現跨越式發(fā)展,物流人的任務就是共同促成這一物流創(chuàng)新的“變局”。
瑪氏中國|2025年度瑪氏箭牌北京區(qū)域包材及原材料倉儲(VMI)項目
2229 閱讀華為的物流“布局”,為何備受關注?
1474 閱讀北美倉配一體機會和風險
1292 閱讀?年營收15億的跨境物流企業(yè)要上市
1168 閱讀解秘粵港澳大灣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廣州東部公鐵聯(lián)運樞紐
1078 閱讀縱騰集團借殼上市,6.4億收購A股上市公司綠康生化
987 閱讀TEMU美區(qū)半托管即將開放國內發(fā)貨模式
862 閱讀京東物流一線員工日10周年:為5年、10年老員工授勛,為15000名標桿頒獎
815 閱讀15倍爆發(fā)式增長,網絡貨運行業(yè)跑出了一匹黑馬
755 閱讀2024年快遞滿意度出爐:順豐、京東快遞排名最高
76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