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上海Yolanda在我的逼迫下的投稿,鼓勵各位學習寫作,寫作是最好的總結和學習方式之一。
《供應鏈架構師(施云)》里的架構部分分為三部分內(nèi)容:
第一,把供應鏈看作一個整體,并詳細分解開了;
第二,強調(diào)三流的傳遞,實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
第三,講降低牛鞭效應。
主要介紹對供應鏈要采取抽絲剝繭的方法來看待,跳出孤立看待的誤區(qū),這部分內(nèi)容和其他供應鏈書籍內(nèi)容的觀點相似,都是強調(diào)供應鏈的端到端順暢。
第二章的三流并不是新穎的觀點,但是里面的分析工具是值得嘗試的。
供應鏈架構思維樹 SCM Architecture Thinking Tree(SATT)、供應鏈集成設計圖Integrated Supply Chain Blueprint(ISCB)和供應鏈控制圖譜Supply Chain Control Map(SCCM)這三種方法是書中推薦的,如果接觸過Viso流程圖工具的,對這三種方法都可以快速掌握和運用。
對供應鏈活動進行分析的時候,可以使用書中推薦的零壹原則,也就是供應鏈的防呆思想的運用??偠灾褪抢梅治龉ぞ?,對供應鏈的活動進行歸類,比如哪些是對企業(yè)影響重要的,屬于核心競爭力的,哪些是屬于企業(yè)邊緣活動的,根據(jù)分類提出對應的解決方案。類似庖丁解牛的方法,把供應鏈的活動進行拆分分析,但是分解完之后,還要從整理層面分析,是否符合整體利益。
第三章內(nèi)容是降低牛鞭效應,總所周知,牛鞭效應的主要原因就是信息溝通不暢造成,客戶端的變化向供應鏈上游傳遞的時候失真了,擴大了數(shù)倍。書中推薦的一種方法就是推拉結構設計方法,設置好推拉的結點,以及延遲策略的采取。
讀完架構部分的三章,感觸就是如果想對公司的供應鏈進行改造,第一步就是整體分析供應鏈,其中涉及的計劃,采購,制造,交付和退回活動,對鏈條上面的這些活動進行分析,對應的流程以及輸入輸出,既要從整體分析供應鏈,又要解剖各個活動的具體操作。利用文中介紹的三種工具可以快速對一個公司的基本供應鏈進行分析,對三流進行分析,看看能否形成一個端到端的閉環(huán)鏈條。在設計供應鏈架構的時候,要打通鏈條的信息溝通渠道,盡量減少牛鞭效應,這樣就能為公司搭建一個通暢的供應鏈架構。可以利用書中的三種方法,對本公司的供應鏈嘗試構建,可以作為實踐的一個小目標。
瑪氏中國|2025年度瑪氏箭牌北京區(qū)域包材及原材料倉儲(VMI)項目
2236 閱讀華為的物流“布局”,為何備受關注?
1495 閱讀北美倉配一體機會和風險
1299 閱讀?年營收15億的跨境物流企業(yè)要上市
1182 閱讀解秘粵港澳大灣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生產(chǎn)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廣州東部公鐵聯(lián)運樞紐
1106 閱讀縱騰集團借殼上市,6.4億收購A股上市公司綠康生化
1008 閱讀TEMU美區(qū)半托管即將開放國內(nèi)發(fā)貨模式
876 閱讀京東物流一線員工日10周年:為5年、10年老員工授勛,為15000名標桿頒獎
829 閱讀15倍爆發(fā)式增長,網(wǎng)絡貨運行業(yè)跑出了一匹黑馬
832 閱讀2024年快遞滿意度出爐:順豐、京東快遞排名最高
78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