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7月28日,馬龍·白蘭度主演的影片《碼頭風云》在美國上映,白蘭度飾演的碼頭工人馬洛伊白天在港口卸貨,晚上幫工會頭目偷雞摸狗,結(jié)果把自己也搞成了工會老大要除掉的人。最終在女友的感化之下,馬洛伊向法庭揭發(fā)了工會頭目的罪證,也喚起了碼頭工人的覺醒。
電影中,白蘭度的英俊外表和健美體型俘獲了一大批女粉絲的芳心。就像左輪手槍和西部片一樣,熙熙攘攘的碼頭也是美國黑幫片的一個重要元素。電影里的碼頭工人一邊辛勤勞作,一邊面對各種各樣的敵人。
《碼頭風云》上映兩年后,工人們迎來了新的敵人——一個33英尺長的鐵箱子。
1946年,香港中環(huán)的碼頭工人
1956年4月26日,一艘名為“理想X“號的油輪駛進了特拉華州的紐瓦克港口,在碼頭工人們驚訝的表情中,一架吊車將58個一模一樣的集裝箱挨個裝進了郵輪。6天后,理想X號緩緩駛?cè)氲驴怂_斯州首府休斯頓的港口,甲板上裝著58只一摸一樣的集裝箱,被挨個搬進58輛卡車,在一片同樣驚訝的目光中駛出港口。
如果按照以往的方式,讓碼頭工人把不同規(guī)格的箱子和麻袋一個個卸下來,最少也得兩三天才能裝完,每噸成本高達5.83美元,而理想X號的方法把這個數(shù)字降低了94%。
理想X號的主人、日后被稱作“集裝箱之父“的馬爾科姆·麥克萊恩(Malcom Mclean)原本是家卡車公司的老板,由于交通擁堵,公司的運輸成本一直居高不下。高昂的開支讓麥克萊恩想到了一條曲線救國路:讓卡車直接開上船,既縮短了陸上的時間,又不需要工人來卸貨。
不過,作為根正苗紅的資本家,卡車輪子占用的巨大空間讓麥克萊恩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如果只用集裝箱,還能把箱子壘在一起,節(jié)約了大量空間。但這也意味著,卡車與郵輪都需要按照集裝箱的大小來設計,為了吊起巨大的集裝箱,還需要設計專門的吊車。
麥克萊恩將自己的想法總結(jié)為“海陸聯(lián)運“,為了實踐這一設想,他從一家廢棄造船廠購買了兩臺旋臂起重機,并根據(jù)集裝箱和碼頭的情況進行了改裝。緊接著,麥克萊恩接盤了一艘快要報廢的郵輪,按照集裝箱大小對內(nèi)部進行規(guī)劃,變成了日后出現(xiàn)在休斯頓碼頭的理想X號,三個月試運行期間,集裝箱的高效與低廉成本展露無遺。
第二年10月,麥克萊恩又改造了一艘更大的郵輪,把他變成了帶有箱格的集裝箱船,還裝上了專門的集裝箱裝卸橋。如同當年太平洋鐵路貫通一樣,集裝箱主宰運輸?shù)臍v史正式開始了——從港口、輪船、起重機,到儲存設施、卡車、火車,麥克萊恩的革命不單單在于物流的介質(zhì),而是一次系統(tǒng)性的“標準化“。
但革命從來都不是請客吃飯,當理想X號駛?cè)胄菟诡D港口時,“國際碼頭工人協(xié)會“就表達了不滿,并在那年秋天組織了一次長達10天的罷工。比起傳統(tǒng)運輸方式,集裝箱裝卸只需要1/6的時間和1/3的勞動力。協(xié)會與資本家的談判一直持續(xù)到60年代,一度驚動了時任總統(tǒng)肯尼迪,期間的罷工不計其數(shù)。
罷工和談判擋不住資本家們用腳投票的趨勢,1957年10月,第一艘全集裝箱船“蓋特威城號“只需要15小時就能裝卸完全部貨物,而傳統(tǒng)雜貨船需要7天,同時集裝箱船的成本僅為普通貨船的1/37。
而在全自動化裝卸普及后,集裝箱船的容量也開始指數(shù)級增加,1961年的“林肯總統(tǒng)號“只能裝下126個集裝箱,到了2017年,”東方海外香港“號的載箱量已經(jīng)達到了21413個,如果讓碼頭工人來卸貨,需要3年才能完成。
位于舟山群島的上海洋山港
越南戰(zhàn)爭打響后,集裝箱又迎來了一次嶄露頭角的大機會:當時,美軍在越南只有金蘭和西貢兩個港口,大量船只與物資擁堵在港灣,以至于美軍不得不動用空軍進行空投補給。麥克萊恩說服美國軍方采用集裝箱運輸,并拿到了一份 7000 萬美元的合同,開通了從奧克蘭、西雅圖往返金蘭的航線。
隨后,裝有600個集裝箱的巨輪陸續(xù)往返于美國和越南,不但港口擁堵的問題解決了,省下來的數(shù)百萬美元預算也讓美軍后勤部門喜笑顏開。而麥克萊恩則從中嗅到了新的商機:國際遠洋航線——從越南返程的時候,麥克萊恩就讓貨輪順便去了趟日本,把那里的電子產(chǎn)品送到了美國。
60年代初,海運成本占到美國出口總值的12%和進口總值的10%,而現(xiàn)在,運輸成本已經(jīng)可以忽略不計了。
數(shù)字背后的變革則更加驚人:碼頭工人已經(jīng)消失了,船上的海員們也高興不起來,原本船只進港,他們可以在城里玩上好幾天,現(xiàn)在只需要吊車卸完貨就得趕往下一個港口,徹底996化。由于原材料與成品運輸成本的急速下降,一些公司快速發(fā)展成跨國集團。
隨之而來的是轟轟烈烈的全球化:東南亞的水果、澳大利亞的牛奶和美國的數(shù)碼產(chǎn)品開始遠銷全球。
1970年,ISO發(fā)布了第一份完整的集裝箱標準草案,集裝箱正式成為了一股勢不可擋的浪潮——它沒有讓輪船開得更快,也沒有讓公路修的更寬,卻提升了全球經(jīng)濟運轉(zhuǎn)的效率,甚至改變了世界貿(mào)易的形態(tài)。
參考資料:
[1]. 集裝箱改變世界,馬克萊文森
[2]. 集裝箱化革命60年,徐劍華
[3]. 集裝箱如何改變世界,管凡夫
瑪氏中國|2025年度瑪氏箭牌北京區(qū)域包材及原材料倉儲(VMI)項目
2215 閱讀華為的物流“布局”,為何備受關(guān)注?
1467 閱讀北美倉配一體機會和風險
1278 閱讀?年營收15億的跨境物流企業(yè)要上市
1028 閱讀縱騰集團借殼上市,6.4億收購A股上市公司綠康生化
959 閱讀解秘粵港澳大灣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生產(chǎn)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廣州東部公鐵聯(lián)運樞紐
966 閱讀TEMU美區(qū)半托管即將開放國內(nèi)發(fā)貨模式
834 閱讀京東物流一線員工日10周年:為5年、10年老員工授勛,為15000名標桿頒獎
794 閱讀2024年快遞滿意度出爐:順豐、京東快遞排名最高
767 閱讀TikTok撤換美國電商負責人,抖音前副總裁木青上位
69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