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武漢理工大學自主研發(fā)的零排放、零污染、零噪聲700標箱純電池動力集裝箱船N997輪順利完成試航,該船舶蓄電量超過5萬度,為全球之最。
武漢理工大學船舶郵輪中心負責人裴志勇接受長江日報記者采訪時介紹,作為首批綠色零碳智能電動化試點船型,該型船配載方便更換的船用集裝箱式電池作為動力源,全船可載700個標準集裝箱,采用換電模式實現全程純電航行?!?萬度電儲存在36個集裝箱里,每個集裝箱蓄電量為1500度?!?
裴志勇說,單個標準集裝箱長6米,寬2.35米,高2.59米。儲有5萬度電的36個集裝箱重量大,占用空間大,這些儲能的集裝箱必須都要保證安全,這樣才能保證整個船只的安全?!耙驗殡姵卦谑褂眠^程中會發(fā)熱,一旦發(fā)熱失控導致爆炸,就會出現災難性的后果?!迸嶂居抡f,武漢理工大學在研發(fā)過程中多次調整優(yōu)化方案,N997輪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安全性好。
據了解,該船是我國首艘自主設計研發(fā)建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江海直達純電池動力集裝箱船,也是國內在建最大噸位的電動船項目和首批綠色零碳試點船型。該船長119.8米,寬23.6米,最高航速19.4公里/小時。5萬度電相當于800多輛電動小轎車的電池容量,可以滿足超過380公里的航行和船上生活用電需求。
武漢理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學科首席教授、博導吳衛(wèi)國和團隊成員結合江海直達船舶方面的船型綜合設計技術和新能源內河智能船舶系統(tǒng)最新科研成果,并從船舶安全性和船體結構承載特性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提出了船舶艉部箱式電源多層布置等多項創(chuàng)新設計方案。
據介紹,該船還將應用智能運維、智能輔助駕駛、可視化航道預警等智能化技術,進一步增強了船舶的安全航行能力。
該船由中遠海運負責建造,目前共建造了兩艘。該船每行駛100海里可節(jié)約燃油3900公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4噸,節(jié)約能耗費用約3.35萬元,預計全年減排廢氣達2472噸,其中二氧化碳減排約2362噸,航行全程成功實現“零排放、零污染、零噪聲”。該船將被投用到長江航線運營,從而實現黃金水道的綠色升級,為我國內河及沿海航運減排提供經驗和方案。
目前電動船舶主要應用于民用領域,注重內湖、內河以及近海港口,從應用船型上看可以分為車客渡船、客船、港口拖船、港務船以及海工船等;未來船舶鋰電化趨勢將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海城市渡船與觀光船、內河貨船、港口拖船市場,以及部分大中型船舶使用鋰電替代鉛酸,進而促進鋰電池船用化加速。
各省市相繼出臺一系列關于電動船舶、岸電設施等補貼政策,大力發(fā)展綠色船舶,進而實現船舶電動化數量的快速提升。進入2023年,湖北省、上海市相繼出臺有關政策,其中在《上海市2023年碳達峰碳中和及節(jié)能減排重點工作安排》中提到,新增和更新的蘇州河游船、黃浦江游覽船、輪渡客輪、公務用船全部采用純電動船舶,工作應在年內完成。
得益于鋰電池儲能系統(tǒng)的關鍵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全球在建及營運的電動船數量已超過300艘,包括渡船、近海船、客船、拖船等多種船型。電動船舶一方面具有綠色環(huán)保,可以實現零排放,同時兼具安全便利、推進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等優(yōu)勢,且不會出現柴油泄露等問題,因此是內河航運綠色轉型的有效選擇。從市場規(guī)模來看,據統(tǒng)計,2021年中國電動船舶市場規(guī)模達到94.8億元,同比增長12.9%。預計2025年市場規(guī)模達到168.7億元。
隨著環(huán)保政策趨嚴,動力電池系統(tǒng)價格的不斷下降,純電動船舶或者混合動力船舶的滲透率正在逐步提升,尤其是在城市渡船、觀光船、內河貨船和港口拖船等領域的使用場景會更加清晰,我國電動船舶鋰電化滲透率在2029年預計達到10.68%。(來源:長江日報)
瑪氏中國|2025年度瑪氏箭牌北京區(qū)域包材及原材料倉儲(VMI)項目
2180 閱讀華為的物流“布局”,為何備受關注?
1397 閱讀北美倉配一體機會和風險
1236 閱讀?年營收15億的跨境物流企業(yè)要上市
958 閱讀縱騰集團借殼上市,6.4億收購A股上市公司綠康生化
903 閱讀解秘粵港澳大灣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廣州東部公鐵聯(lián)運樞紐
896 閱讀TEMU美區(qū)半托管即將開放國內發(fā)貨模式
785 閱讀京東物流一線員工日10周年:為5年、10年老員工授勛,為15000名標桿頒獎
738 閱讀2024年快遞滿意度出爐:順豐、京東快遞排名最高
711 閱讀TikTok撤換美國電商負責人,抖音前副總裁木青上位
65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