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最大的物流展MODEX2022結束了,F(xiàn)lexqube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TomasKarlsson在推特上分享了其在觀展后的感想,我們把他的分享內容和我們獲得的圖片信息一起提供給大家。這次展會擁有約30000名參觀者和800多家參展商,總的感覺是再次回到游戲中是非常樂觀和高興!盡管展位費用高昂,展會對于物料搬運空間內的供應商和客戶來說是一種非常強大而有效的方法。
以下是Tomas的十個體會:
在短短5年內,貿易展已經從叉車展變成了機器人展。
中國叉車部落注意到這次展會,參與的叉車企業(yè)不多,包括中國的合力、杭叉、諾力中力BigJoe,比亞迪叉車和豐田BT品牌,Hyster Yale和Linde與德馬泰克共同參加展會。整個叉車參與者相比較物流機器人而言,無論是從新產品和參展規(guī)模明顯落后。物流機器人的企業(yè)大致有超過200家企業(yè)參與,新品發(fā)布大多來自于物流機器人。
2. 所有AMR中的大多數(shù)產品,正在朝著同質化轉換,即將成為相同的商品,就像叉車曾經/現(xiàn)在一樣。這對5年后的市場會有什么啟示?
正如中國叉車部落在去年的報告中指出,AMR產品的硬件已經形成相同模式,無論從外觀、功能等都已經趨同。
3. 許多AMR公司已將重點從具有自然功能導航的技術的先行者轉移到現(xiàn)在突出其軟件優(yōu)勢,例如車隊管理系統(tǒng)。"找到我的利基"的感覺是顯而易見的。
4. 伙伴關系和整合,合作和并購。隨著市場變得更加成熟,這種情況將會越來越多。你可以看出幕后已經發(fā)生了很多事情。許多人正試圖在正在進行的并購,將加劇優(yōu)化各自地位。
5. 半導體的供應鏈問題意味著交貨時間長。新項目大約需要1年時間。對于產品生命周期較短的企業(yè)來說,這是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的。
6.與物流機器人配套的購物車和推車供應商很少,數(shù)量進一步下降, 例如 K-tec和 Trilogiq。
7.模塊化和靈活的籠車推車代替規(guī)定焊接件,成為一種常態(tài)。我們甚至不必說出優(yōu)勢,人們意識到不斷的變化意味著設備必須能夠更快地設計,在使用過程中進行調整和配置不同的籠車,并能夠在將來升級到新的交付方式(例如,轉換為AGV或AMR)。
8. AMR公司是高科技和軟件驅動的,但對應用的關注非常有限。動態(tài)A到B運輸是MODEX至少50家公司可以提供的商品,但B點的專業(yè)性的呈現(xiàn)很少有人有解決方案。重點仍然圍繞著標準托盤或手提袋運輸,所有其他試圖展示不同的東西的嘗試都不是AMR概念的自然延伸(通常是焊接解決方案)。
9.機器人部署的重點仍然是倉庫和配送。制造機器人解決方案或多或少是自主叉車和牽引車。在這里,對材料呈現(xiàn)中增加價值的關注有限。
10. 自動化解決方案先進、昂貴,需要大量的調試和維護。自動化程度低,部署快速簡便,幾年前被視為常見或過時,但現(xiàn)在卻是許多人要求和垂涎的東西。
15倍爆發(fā)式增長,網絡貨運行業(yè)跑出了一匹黑馬
1266 閱讀閃電倉到底靠不靠譜?從倉儲操作看它的真實挑戰(zhàn)
1074 閱讀?16億美元大手筆!這家物流巨頭被UPS收購
873 閱讀國務院同意15個城市(地區(qū))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qū)
840 閱讀德邦快遞“管家式服務”筑造工業(yè)園物流新模式
846 閱讀行業(yè)首創(chuàng)!52名卡友數(shù)字人集體亮相
807 閱讀國內首套大容量工業(yè)園區(qū)級分散式風電項目正式開工
820 閱讀美的集團:擬分拆安得智聯(lián)至香港聯(lián)交所主板上市
800 閱讀歐航局發(fā)射觀測森林碳儲量的“生物量”衛(wèi)星
779 閱讀4月1-27日全國乘用車新能源市場零售72.8萬輛,同比增長24%
749 閱讀